5月10日,學校特邀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余文森教授在特立南112教室作了題為“核心素養(yǎng)背景下的育人方式變革與讀思達教學法”的講座。講座由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龍永干主持,校長童小嬌、原校黨委副書記劉志敏、副校長蔣蓉出席了此次講座,教育科學學院胡春光、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書記佘向軍、副院長葛春蕃、代表教師及200余名學生聆聽了本次講座。

余教授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教育理念進行了全面梳理,指出核心素養(yǎng)是新時代教學理念的關鍵,由必備品德和關鍵能力兩個方面組成。對于如何讓學生形成核心素養(yǎng),讓核心素養(yǎng)真正落地,余教授從五個方面闡述了使其落地的讀思達教學法:一是讀思達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,是知識內化和轉化為核心素養(yǎng)的主路徑;二是讀思達活動是學生的主活動;三是閱讀力、思考力、表達力是學生學習的主能力;四是讀思達是學業(yè)成績的主力量,也是隱性的決定力量;五、讀思達是學生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,即當前許多學生都存在“讀而不懂、思而不深、達而不準”的問題。

講座結束后,余教授一一回答了現(xiàn)場學生的提問。他說,學思達教學法是面向所有學科、學段的通式教學法、基本教學法,拿語文學科舉例說明數(shù)學學科也是可行的,面對不同學段的學生,要注意循序漸進,加以引導,逐漸提高學生的讀思達能力;讀思達教學法是一個時間比較長的教學過程,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的成效,要盡早的培養(yǎng)學生的讀思達能力,培養(yǎng)學生的核心素養(yǎng)。
最后,龍永干院長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,他表示,余教授的講座體現(xiàn)了育人的智慧、育人的追求,也為同學們未來的教育工作點亮了明燈,提出了具體的要求。他呼吁師生們在學習中充分運用讀思達教學法,多閱讀、多思考、多表達。

(文字 梁詩航 攝影 陳羽 張豐藝 劉艾鑫)